作者:永远财富投资部 贾雪洁
消费升级时代,生活服务电商平台通过加码互联网技术,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同时借助政策释放的红利,不断开发新需求和新的消费应用场景。随着客户消费观念的变革与消费能力的释放,生活服务类电商平台不断开发新的商业蓝海。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生活服务电商交易额达9986亿元,同比2016年5979亿元增长了67.02%,近万亿的市场规模孵化出了一大批“独角兽”。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美团点评以300亿元的估值高居2018年上半年中国生活服务电商“独角兽”榜首位。之所以有这么高的估值,是对美团整合各业务板块实现多元化业务下的服务一体化抱有期待。
不负众望,被称为“生活服务电商第一股”的美团点评在上市前后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其在9月20日上市首日收盘价为72.65港元,当日收盘总市值3989亿港元。总市值一度超过4000亿港元,超过京东和小米,逼近小米当日市值的4135亿港元。然而,随后几天,美团连续4个交易日下挫,在上市第4日便跌破发行价。除了唏嘘美团创始人王兴坚持不懈的创业情怀,投资者更关心的是美团能否盈利。
据美团点评招股书披露,美团点评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以“吃喝玩乐”为核心,在生活服务电商领域家喻户晓的一站式平台。其通过聚焦大众、刚需、高频的生活服务品类,创建了覆盖全国的“线上+线下”业务模式,服务对象由需求端扩展至供应端,提升了整体服务行业的互联网渗透率。无论是业务模式还是市场规模,美团点评在2017年被评为全球最大的餐饮外卖服务提供商以及中国最大的到店餐饮服务平台。然而,关于美团,投资者最大的疑问可能还是其盈利前景,本文从盈利能力和业务拓展两方面来对美团点评进行解读。
一、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美团点评整体财务数据
数据来源:美团点评招股说明书
与成立三、四年就盈利的百度、阿里、腾讯相比,已成立八年之久的美团至今还未盈利。从整体财务数据来看,美团在2017年年内亏损达189.9亿元,主要是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引起的公允价值亏损。经调整后,净亏损依然达28.5亿元,美团点评连续三年累计净亏损更是高达141亿元。亏损幅度之大从侧面也反映出美团所在领域竞争的激烈程度。虽然2018年前四个月,美团的核心指数在向好,亏损也在收窄,但是短期内还不能实现盈利。
分业务来看,美团主要分为三大板块:餐饮外卖、到店及酒店旅游、新业务及其他。2017年,三个板块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2%、32%和6%,值得关注的是“餐饮外卖业务”从2015年占收入比重4.3%提升到2017年的62%,取代“到店、酒店及旅游”成为收入的最主要贡献部分。从2018年前4个月的数据来看,主营业务外卖及旅游贡献了主要收入,新业务成为拖累。
按业务划分收入(单位:人民币千元)
数据来源:美团点评招股说明书
2017年,美团的餐饮外卖业务毛利约为17亿元,毛利率仅为8%,该部分业务的毛利首次由负转正。餐饮外卖业务的特点是利润薄、成本消耗多,需要靠低佣金和各种补贴政策“烧钱”才能维持领先的市场份额。而餐饮外卖业务毛利率低是因为销售成本高,其中骑手成本是最主要部分。随着美团点评同城即时网络的建立和运营,市场份额带来的规模效应有望缩减这部分成本。但是由于这部分业务的客户属性大部分都是价格敏感型,且受其他同类业务竞争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否能带来更大的收入有待进一步观察。
2017年,“到店、酒店及旅游” 业务的毛利率从2015年的80.4%达到88.3%。靠大众点评和美团积累的商家资源,该业务的商家层面议价能力逐渐增强,收入大幅领先竞争对手。受服务对象和业务发展线路的影响,虽然美团的“酒店业务”的间夜数首次超过“携程”,但收入却远低于竞争对手。美团调整市场方向,进军“携程”主攻的高端客户市场,加之高于竞争对手的收入增速,这块业务的盈利潜力未来可期。
美团点评的新业务包括生鲜超市“小象生鲜”、试点网约车“美团打车”、同城速递“美团跑腿”、以及2018年收购的共享单车品牌“摩拜单车”。虽然该部分毛利率自2016年由负转正,但收购摩拜单车之后,2018年前四个月的毛利率降至-38.80%,而去年同期则达到了67.2%。占用美团大量资金的摩拜和网约车业务,在短期内无实现盈利的可能性。
偿债能力指标
数据来源:正兴证券经济
有传言称,作为一个运营了八年、烧钱至今还没达到垄断壁垒的行业地位的企业,美团已经不再容易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美团已无其他融资渠道才选择被迫上市。上市拓宽了美团的融资渠道,从其偿债能力指标来看,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从长期来看,由于过于依赖外部融资,其现金流的整体风险仍较大。
若美团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短期内不能实现正的净利润便会拖累现金流。而从美团自身业务的营业收入来看,由于公司亏损额度较大且各项业务短期盈利能力弱,经营现金流净额在短期内难以回正。另一方面,虽然美团点评几乎没有债券融资,但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挤压了公司进一步融资的空间,一旦融资活动受阻将导致资金链断裂,公司发展将会面临阻碍。
二、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美团业务大事记
短短几年,美团业务迅速扩张,业务延伸到了餐饮、酒店住宿、家政服务、出行、共享单车、泛娱乐、金融等领域,与盒马鲜生、饿了么、携程、滴滴出行、ofo、百度糯米等竞争激烈。美团进入太多的领域,对手既包括中国最有实力的互联网巨头、老牌上市互联网企业,也包括最具狼性的创业公司、新兴的明星项目,可以说是处处树敌。由于其业务品类众多,很多新业务仍处于烧钱阶段,面临巨额的亏损和现金需求压力,美团不得不主动进行战线收缩。据招股书披露,美团计划通过精简营运及优化单车的利用率来减少预期单车总数;网约车业务仅在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试点推行,受资金制约,美团目前已不再对网约车业务加大投入;对于海外市场的扩张,美团也暂停了脚步,转而主攻有良好用户基础的国内市场。
从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盈利预期还是业务拓展预期,美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在短期内都很难扭亏为盈。而业内普遍认为,美团点评的技术和产品驱动能力强;对技术产品的大额投入,是过去美团点评弯道超车的原因,有可能成为美团点评未来超过现有一些巨头的原因,或许会成为未来的盈利点。对于技术产品的投入,长期看是利好。
上一篇:房地产调控政策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