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包商银行被接管的背后

阅读人数:4480次   来源:永源财富集团  作者:永源财富集团   发布时间:2019-05-30

52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鉴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自2019524日起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包商银行为近20年来被监管部门接管的首家银行自接管开始之日起,接管组全面行使包商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并委托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包商银行业务。央行、银保监会接管包商银行后将通过提供流动性支持、及时调拨充足现金、确保支付系统运行通畅等措施,保持包商银行正常经营。近几年包商银行风波不断,财报暗藏经营风险、靠同业存单维持流动性,加上构扑朔迷离的股权结构,成为史上被接管的最大的商业银行。


银行什么情况下会被接管?


实际上银行被接管早有案例可循。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被人民银行宣布关闭,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组织成立清算组,对海南发展银行进行关闭清算;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陆第一家因经营管理不善而关闭的银行。2001年,开业仅4年的汕头商业银行因高息揽存、挪用资金和账外贷款等一系列经营问题被央行勒令停业整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依法对该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金融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予以撤销。


包商银行到底存在什么信用风险呢?实际上,包商银行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公开公布年报了在关于2017年度信息披露的公告中,包商银行称该公司拟引进战略投资者,主要股东股权可能发生变动,故暂不披露2017年度报告。但在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同业存单计划中,该银行的股本结构依旧沿用2017年末数据。从包商银行公布的定期报告来看经营状况,总资产快速增长,2014年和2016年达到了29%22%的增速。到173季度末的时候,总资产已经达到了5762亿。但到了2017年末资产比3季度下降了近200亿,没有再持续之前的快速增长,183季度再下降了近200亿。之前的快速增长,靠的是同业负债包商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总负债比重大于40%,占比超过监管规定的1/3。  

  

 

1  包商银行近几年资产增长情况


包商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在13年就上升到资产的30%以上,并且维持在高位。贷款的质量令人堪忧,逾期3个月以上的贷款占比到16年末已经上升到3.04%了。16年末保证类贷款加上信用类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45.64%。因为保证类和信用类贷款,是没有任何抵押的,旦发生违约,基本上就血本无归了。包商银行自己的资产质量太差引起的对包商银行自己而言的资产信用风险。包商银行的贷款集中度截止到2016年底,包商银行的最大十家贷款占资本净额的比例在28%,接近30%。最近一期公告的年报里面前十大贷款人里面竟然一半被列入了失信人名单。而上一期的十大贷款人里面,有四个是失信人说明包商银行的授信和信用管理有很大问题。中国裁判文书网搜到与包商银行有关的诉讼案件多达上万条,涉及贷款、担保、保证、追偿等,其中刑事案由有250份,多数涉及骗贷、票据诈骗等,足以验证其内控制度薄弱。


在银行间市场,包商银行曾被有非银之友的外号,在交易应急的时候不少交易员首先想到的便是包商,过桥、同业业务或许也埋下了不少隐患。在2016年年报中,该行披露次级、可疑、损失类不良贷款金额分别为8.35亿元、9.87亿元、8.18亿元截至20173月末,包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57.2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25%,远高于同期全国城商行平均不良率1.5%的水平。


 

2  包商银行近几年资本充足率

 

包商银行资本充足率已逼近监管红线。资本充足率逐年下降,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到2018年底前,系统性重要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要分别达到8.5%11.5%,非系统性重要银行则要分别达到7.5%10.5%。而包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已明显低于监管要求,该行亟需补充资本。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包商银行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包头市太平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市大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包头市精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 9.07%5.51%5.32%;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5.00%,股权较为分散。由于包商银行是非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且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主要股东均为民营企业法人,未来资本补充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为什么要接管包商银行? 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会同有关方面于2019524日依法联合接管包商银行,接管期限为一年。由中国建设银行实施托管托管的目的是保障包商银行正常经营,各项业务不受影响。包商银行发生了严重信用风险,银行业务为高流动性业务,严重信用风险可能诱发流动性风险。为防范包商银行因严重信用风险诱发流动性风险,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为及时提供流动性救助,也需要深度介入。建设银行仅仅是负责托管工作,而非接管。接管组全面行使包商银行的经营管理权,也就是说包商银行日常经营的决策,均由接管组负责,而非建设银行负责。托管组负责决策,建设银行负责执行。央行牵头可精准提供流动性救助可及时准确掌握包商银行的流动性情况以及信用风险的化解情况。建设银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丰富的信用风险流动性管理经验,为包商银行化解信用风险,防范流动性风险提供了相当保障。


包商银行被接管,存款还安全吗?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曾说过,消灭风险最好的办法是让风险暴露,允许金融机构破产。金融机构本来就是经营风险的机构。针对潜在风险,监管部门将采取多种手段压降风险,包括兼并重组等。接管后,包商银行正常经营,个人存、贷、汇等各项业务照常办理,无需个人配合做任何工作。包商银行个人理财各项业务不受影响,原有合同继续执行,无需重签。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对个人储蓄存款本息全额保障,个人存取自由,没有任何变化。而同业负债的处置方案方案是,5000万元以内的同业负债施行全额兑付;5000万元-1亿元的同业负债仅兑付本金;1亿元-20亿元的同业负债兑付90%本金;20亿元-50亿元的同业负债兑付80%本金;超过50亿元的同业负债兑付70%本金。有上述兑付需求的客户应于610日前签约。(同业负债,就是指银行在同行业间因拆借资金而形成的负债,就是银行从另外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时形成的债务)。我国201551施行存款保险条例对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本金利息均包括在内,但银行理财产品并不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内。


包商银行被接管的目的是对被接管的商业银行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恢复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能力。被接管的商业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因接管而变化。金融机构被接管如同在车祸发生前,及时踩了刹车。包商银行出现信用风险,资本充足率无法达到监管要求时被接管给,银行客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包商银行被接管,与其前些年盲目扩张、激进发展有莫大关系。财报暗藏经营风险,靠同业资金维持流动性。监管机构出于防范风险考虑,在其出现严重信用风险情况下,及时出手对其进行接管,以期通过接管帮助其尽快恢复常态,当属正常。而由央行担任接管组组长,银保监会深度参与,并由建设银行负责托管,为其顺利度过接管期提供了保障。接管表明了政府的一个态度,反而给了包商银行一个类似于政府信用的背书。商业银行靠的就是杠杆存活,极高的资产负债率。只要它还能维持较为稳定的负债,那么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的不用过于担忧。


此次接管包商银行,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这件事件背后表明城商行内部管理以及信用风险存在较大问题,也表明管理层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对于出现问题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金融风险发生。违规放贷或信贷资金监督不力极易导致借款人违约风险和骗贷案的发生,给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埋下风险隐患导致银行出现大额不良贷款。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经营失败甚至破产的出现将成为必然趋势,建立高风险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迫在眉睫。以往在存款等传统业务上,中小银行显然没有国有大型银行具有优势。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对于各方面实力都较弱的中小银行来说日子更加艰难,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将呈现两极分化。在理财回归净值化产品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产品收入明显下降。相比国有大行,中小银行面临的压力更大,基本上呈全线下滑之势。金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未来部分金融机构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局面。包商银行被接管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