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真的没有想象的安全

阅读人数:4720次   来源:永源财富集团  作者:永源财富集团   发布时间:2019-06-13

何为信托?

是信任,是委托,信托就是信任委托。信托制度发端于古罗马,大概在1617世纪成型,成熟于英美,它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独特的财产管理方式,它的实质是获人之信、受人之托、遵人之嘱、代人理财。《信托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信托公司业务范围最为全面,可同时涉足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市场三大领域;交易工具最为广泛,可自由提供债权、股权和金融产品交易服务,具有全能性的特点。信托公司是唯一能综合利用金融市场、连通产业和金融市场的机构,从基础设施、大型工程建设投融资,到企业的兼并重组、改制顾问,再到租赁、担保,它能提供全程式的金融服务,被誉为金融业的百货商店。近年来,监管部门积极推动信托公司回归本源,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托业也开始自我革命,信托创新、回归本源成为最大共识。


信托公司是怎样运作的作为目前政策条件下唯一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的金融主体,信托本身有着其无可企及的优势。信托投资领域的多元化,可涉足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产业市场,是目前惟一准许同时在证券市场和实业领域投资的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喜好和特性,度身定做非标准产品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委托人的要求。集合信托主要是指受托人把两个及以上委托人交付的信托财产加以集合,以受托人自己的名义对所接受委托的财产进行管理。相对于通道业务(单一或事务类信托)而言,集合信托产品具有主动管理性质、需要信托公司承担相应风险,在实际操作中的经济性质已经变形为类似银行的表内业务。集合信托产品多为信托公司自主开发的产品,信托公司在产品交易结构设计、投资项目选择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决定权,可以反应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和资源优势。

 

1   信托运作模式

 

信托财产把委托人、受托人和收益人的权力和义务、责任和风险进行了严格分离。把收益权分离给收益人,而把运用、处分、管理权分离给了受托人。信托财产与属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相区别,不得归入受托人的固有财产或者成为固有财产的一部分,信托财产不属于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信托财产具备法律上的独立地位,具有破产隔离的效果,破产不影响到信托财产的安全。信托可以利用所有权和受益权分离的信托特点,灵活地完成投资者风险和收益的重构,实现投资项目中不同风险取向和特殊利益分配机制的安排。

 

 

 

2   信托资产及其同比增速(季度)   数据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


67日,作为头部信托公司安信信托15页公告回复上交所的质问。截至520日,公司到期未能如期兑付的信托项目共计25个,共涉及金额117.6亿元。出现兑付问题与去杠杆、紧信用背景下,企业融资难度加大,项目出现了短期流动性困难等因素有关。企业的信用危机是目前兑付危机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企业融资环境紧缩、渠道成本上升,使得流动性风险暴露,最终导致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信托作为一个预期兑付的产品,由于经济下行和流动性收紧,违约也就情理之中。资管新规在非标投资、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净值化管理、统一杠杆水平等方面,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为信托机构经营转型划定了规制框架。一系列监管规定落地,在短期内意味着转型升级的阵痛。信托产品受托责任进一步明确,督促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理念的落实,为信托业打破刚兑奠定了制度基础。  


 

 2018年信托风险事件汇总

 

2018年,多家信托公司的踩雷,在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痛没有绝对的避风港,盲目跟风犹如以身试雷。所有还在刚性兑付的产品、预期都会打破。同业、拆借、网贷、信托、理财等等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信托只是一个引子,打破刚兑也只是一个引子,这背后是整个金融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阵痛。随着打破刚兑的资管转型的持续深入,信托产品违约也渐趋正常化了。2018年是债券、资管、信托等金融行业风险事件频发的一年,宏观经济下行,企业的盈利能力下滑,融资渠道收紧等带来了违约潮。信托行业的刚兑招牌在监管严令禁止和风险事件频发的夹击中已经名存实亡。外部环境变化,加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暴露,企业信用违约风险上升,股票质押业务风险凸显,身处其中的信托业也深受影响。


2019年,信托行业资金端将面临较大的挑战,信托产品违约现象还将继续。从前我们常听到打破刚兑,但实际心理却始终相信信托公司一定会进行兜底。但事实上,我国并没有哪项法律条文规定信托公司进行刚性兑付,这只是信托业在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弊端。2019年,信托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自己的擅长领域内脱虚向实,找到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同时又能够带来良好商业回报的实体经济行业。信托作为目前唯一横跨资本、证券与实业三大市场的投资工具,更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通过投贷联动、产融结合的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产业。


2019年,信托业既面临一个重要拐点,也处于一个新的起点。在降杠杆、去通道的大背景下,彻底打破刚性兑付、禁止产品嵌套、资金池管理、合格投资者门槛上升等规定必然让信托业经历转型阵痛。伴随着打破刚兑与去通道的持续深化,信托公司的管理规模大幅扩张的可能性不高。银行理财子公司资管行业主体地位可比肩信托公司,以银信通道业务为主的信托公司将受到较大冲击,带来的结果是银信通道成本上涨,规模下降。信托公司需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来应对资金端所面临的挑战,借此提高盈利能力,以抵消资金端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如何构建资管新时代下的核心能力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信托业的转型与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