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财之现金流管理

阅读人数:6140次   来源:永源财富集团  作者:永源财富集团   发布时间:2020-03-19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家庭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对家庭现金流管理的思考。疫情是对家庭投资组合的一次意外冲击,任何过度集中的资产配置都是致命的。缺乏多元化,也就缺乏应对突然的冲击影响的能力。疫情在某种程度上也唤醒了中国居民对风险保障的意识。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和个人开始重视一个问题,就是现金流。很多企业已经苦不堪言,声称自己的现金储备只能维持企业3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更多的个人家庭的债务危机者,疫情影响下,家庭收入普降,但贷款支出却是“刚性的”。所以不论企业还是个人,现金流都尤为重要。巴菲特把现金比喻成氧气,99%的时间你不会注意它,直到它没有了。可见虽然大家都知道现金和现金流管理很重要,大多数时候人们并没有引起重视。因而我们手里总要有些灵活的资产,以备不时之需,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现金流管理是为了对家庭或者个人短期需求进而进行的日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融资管理活动。现金流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是短期需求可以用手头的现金来满足,而预期的或者未来的需求则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储蓄或者短投资、融资工具来满足。最好的现金流是今天的现金流创造明天的现金流。对大多数人来说,明天最重要的基础现金流目标是养老和教育,二者的共同特点是不可取消,不可延后,不可减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需要保证最基础的养老和教育,并且养老与教育需要的都是可持续的现金流。所以无论是养老金或教育金的准备都需要选择、配置一部分安全、稳健、持续的可以创造现金流的金融投资产品。并且这种产品需要具备的特点是,安全且有合理收益率,收益率方面至少可以跟随CPI的增长并防范利率大幅变动风险。


现金流管理首先要保障人们在生活中支付各种预期和非预期的各种支出需要。如果在生活中没有足够的资金准备,一量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就会形成危机。因此,在制定预期现金流规划时明确对现金需求的动机就成为现金流管理的大前提。现金规划既要满足家庭日常活动对金融资产流动性的要求,又要考虑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机会成本,努力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流动性比率即家庭流动性资产与每月支出的比率是可以参照的指标,对于经济收入稳定、安全保障齐备的中产阶层家庭可以保持较低的流动性比率,大约保持在倍左右,从而将更多的流动性资产用于投资收益较高期限较长的金融产品。


日常收入与支出对很多人来说仍然是一件相对随心随意的事情,即使有所谓的理财目标,往往也是模糊而不够具体的,更难言规划,这就容易导致整个现金流在长期来看常常是不平衡的。没有规划,那么前期的混乱便会导致后期的麻烦,循环往复,只能是一直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

 

          

简单的现金流管理图

 

传统的理财思维:收入-支出=结余→投资

科学的理财思维:收入-储蓄(投资)=支出

 

在这个思维的前提下,对等式当中的“收入”与“支出”做一个全面细致、长远的规划。而不是顺其自然地发展,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家庭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各种消费和支出的需求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冲突,从而造成混乱的局面。收入是维持一个家庭正常运转的基础,我们对家庭各项支出的安排也应该基于家庭收入的水平,也就是保障够花,尽量不超支,对各项支出的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度”。剩下的钱再用于支出,当可支配的支出减少了,你自然而然会去衡量哪些是必要的支出,哪些是非必要的,这就是强制储蓄


充足的现金流能解决很多问题。那么怎么做好现金流管理呢?保持现金的充分流动性,提高收入,控制支出,让现金流始终为正,提升被动收入,就像现在这种情况,大部分人只能在家里宅着,很多工作都做不了。但有被动收入就不同了,有被动收入,心中就不会慌乱。疫情是考验我们每个人的现金流或者资产配置管理的抗风险能力的时候。很多人平时很难守得住现金,有钱了就想花出去或者投资出去,没有完善的现金流管理策略,资产配置也不合理,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就会特别难受。当碰到类似现在的疫情这样的危机时,有良好现金流的人才是那群最淡定的人。将家庭资产分成四大类账户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个是现金账户,留有3-6个月的应急开支备用金。这个账户是随时要花的钱,要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可以放进货币基金里面,例如支付宝里的余额宝、微信里的理财通,银行的日日盈等。


第二个是保障账户,用来保障风险来临时生活不被改变。这次疫情开始让有的人担心几个月没有收入而产生焦虑。那有你没有想过,如果发生大病,几年不能工作,会不会更焦虑呢?重大疾病保险,就是用来解决大病期间收入损失问题的。还有更严重的,身故以及残疾,收入永久性断绝或者降低,对家庭的现金流杀伤力更大,定期寿险和意外险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所以,保障账户里的钱,就是把这四张基础保单配齐,分别是:医疗险、重疾险、定期寿险、意外险。很多风险都是我们无法提前预知的,且一旦发生会给我们的家庭带来重创,如果这些风险一旦降临在家庭当中,那么不仅面临着情感上的伤痛,更面临经济上的重大损失。所以为了保障家庭财务的稳健,对于意外、重疾和定期寿险,家庭应该做一个基础的准备。


家庭保险配置建议表

险种

寿险(核心)

重疾险(核心)

住院医疗险

意外险

转移风险

疾病/意外引起的身故

特定重疾带来的损失

高额医疗费用

意外身故/伤残/医疗

理赔资金用途

留给家人

治疗、康复、护理、误工费用

医疗费用补偿

留给自己康复或者留给家人作为补偿

赔付方式

一次性理赔保额

一次性理赔保额

对符合条件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

意外身故/伤残:一次性理赔相应保额

意外医疗:医疗费用报销

买给谁

经济支柱

经济支柱+孩子

全家人

全家人

保障期限

10-30年

根据预算(定期/终身)

每年购买

每年购买

保额

经济责任流动资产

30W+(1-3)年收入

百万

至少50万

保费预算

家庭年收入的6-10%

 

 

中国绝大部分家庭已经意识到了保险配置的重要性,但保单的持有率在中国家庭中并不算高,甚至很多人对于保单的排斥依然存在,这种排斥主要体现在“重收益,轻保障”。事实上,保单除了具有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的作用之外,兼具流动性管理功能。大额寿险保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临时质押贷款功能。

 

第三个是理财账户,提前规划未来的现金流。经常听到一句话是“理财就是理生活”,理财就是用来实现生活目标的。有生活目标的地方就要准备花的钱,有些生活目标是弹性的,例如旅游。有的目标是刚性的,如教育、养老。这些未来的刚性现金流支出,一定要用高确定性的理财工具准备,做到安全、稳健,且专款专款。可以投资于国债、存款、年金保险等,这个账户里的钱为什么不追求更高的收益呢?这个账户第一使命是保证未来能确定性给付。股市有牛熊,房价有涨跌,在做现金流管理时,我们需要的是决对的确定性,因为承受不起万一。

 

第四个账户,就是投资账户。寻找好的投资机会,使资产增值,创造被动收入。投资有股票、债券、信托、房产、外汇、大宗商品等等,当然还有被忽略的人力资本。在投资中最重要的是长期持有优质资产。那什么是优质资产呢?优秀的人力、优秀公司的股权、核心地段的房子,他们能产生最好的现金流。所以,年轻的时候要投资我们自己,让自己有更强的赚钱能力;随着财富的积累,我们要去持有资产,资产为我们带来持续的被动收入,当你的被动收入远大于支出的时候,你就财务自由了。


这四个账户的配置因人而异,比较著名的有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被称为最稳健的家庭资产配置图,它是采用的是一二三四法则:例如你每个月2万收入,如果能拿出1万强制储蓄,那么这1万可以按比例分配:1000元放现金账户,2000元放保障账户,3000元放投资账户,4000元放理财账户。


现金不但要流动,而且要在流动中获取利益,提升钱生钱的能力,使得现金流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钱生钱,获得被动收入,如果被动收入能够覆盖日常的支出,家庭的财务压力将极大减小。懂得管理好“现金流”,才能生出更多的"现金"。有句话叫做“赚多少不是重要的,留住多少才是重要的”积累财富需要勇气,守住财富需要智慧任何投资都隐藏着大大小小的风险,如果你的投资让自己缺乏安全感,充满不确定或者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收益,还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那么一份优质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如今面对疫情,很多家庭对财富增值、保值方面的需求来越明显。但正是因为身处特殊时期,家庭投资更应该沉着冷静,认识风险。手上有充足现金的时候,一定要适当地屯粮,如果没有,更要强制地去储备一部分。疫情影响了现金流入,同时也优化了我们对现金流的管理。一次意外事件,会让你的现金流在短期内大幅缩水,归零,甚至负债。保证财富的实质就是做好现金流管理,而现金流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尽早建立一个安全的、稳定的、持续增长的、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确保让我们及我们的家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始终有一笔现金伴随着我们。如果说过去两年,我们资产配置的关键词是“增值”的话。2020年,关键词应该是“保值”。这次疫情,也算是给全国人民上了一节风险教育课。能够带来长久,稳定收益的才算是真正的资产,而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盘活自己的储蓄,让资产为自己打工?现金流管理其实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那就是现金流的持续,稳定,理想!面对不确定的2020年,最重要的就是现金流的管理。任何企业,无论是好的时候,还是坏的时候,第一要务就是现金流管理。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家庭,现金流管理都是重要的一课。提前进行现金流管理,从而最大程度上不受金钱的困扰,无论黑天鹅什么时候到来,都可以相对更加从容。